合歡山天氣逐漸寒冷 高山鳥類往山下遷移

2023-11-29

記者賴文康/報導
 入冬後,高海拔的合歡山區天候逐漸變冷,夜間已經降至攝氏一至二度左右,迫使高山鳥類遷移較舒適的山下棲息;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二十九日表示,經調查調包括有合歡山三寶(岩鷚、酒紅朱雀、金翼白眉),以及火冠戴菊鳥及煤山雀等鳥類。

圖:合歡山天氣逐漸寒冷,酒紅朱雀等鳥類往山下遷移。(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根據學者專家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調查和統計,海拔一千公尺以下是濕潤高溫亞熱帶闊葉林,因為人類大幅度的開發與干擾,棲息的鳥類包括有竹雞、小彎嘴畫眉、紅嘴黑鵯、台灣藍鵲及五色鳥等都具有很強的適應力。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海拔一千公尺至兩千三百公尺之間,屬於是濕度更高的溫帶針闊葉混合林,由於雨量多,草木龐雜繁盛,算是台灣森林鳥類最多的地方,林間灌叢常有山紅頭、頭鳥線、棕噪眉與黃胸藪眉跳耀其中;樹枝上則很容易看見繡眼畫眉、小啄木、冠羽畫眉,青背山雀、黃腹琉璃及白目畫眉等鳥類的蹤影。

    在新白楊一帶可以觀察到了毛腳燕、山紅頭、巨嘴鴉、茶腹尸、灰喉山椒、松鴉、青背山雀、紅胸啄花、冠羽畫眉、黃腹琉璃、白耳畫眉、大冠鷲及林鵰共十三種,在林間上空則常見大冠鷲、鳳頭蒼鷹及小雨燕等在空中盤旋和覓食。

    太管處說,海拔兩千三百公尺至三千三百公尺為寒帶針葉林,因為海拔高度高、溫度低冷、強風吹拂的關係,樹木的種類和數量較少,因此棲息其間的鳥類也隨之減少,黑長尾雉、深山鶯等分布在樹林底層灌叢中,但不易見其蹤影,樹林上層則有紅頭山雀、煤山雀、火冠戴菊(台灣特有種)及金翼白眉(台灣噪眉)等鳥種混居跳躍期間。

    海拔三千三百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區,因冬季氣候嚴寒,植被大多只有高山芒和高山箭竹草原,食物資源相當有限,棲息的鳥類也很少,常見到岩鷚停棲在空曠地區,或裸露的岩石上。
太管處多年曾舉辦「合歡越嶺步道尋山鳥活動」,活動中總共觀察到二十種高海拔山鳥與中海拔霧林帶鳥類,分別在海拔三千公尺的合歡山區觀察到了金翼白眉、灰鷽、酒紅朱雀、深山鶯、栗背林鴝、岩鷚、紋翼畫眉及鵟等鳥類。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中橫公路旁觀雲山莊一帶山區,發現臺灣國鳥帝雉(Syrmaticus mikado 又名黑長尾雉)的蹤跡,由於帝雉屬於台灣特別種,讓保育人員相當振奮。帝雉在仟元鈔上可以看見,一般民眾對帝雉與藍腹鷴傻傻分不清,還怎麼分辨帝雉及藍腹鷴?看腳就知道了,紅色的腳為藍腹鷴,黑色的腳為帝雉;頭上有一搓白白的毛是藍腹鷴,帝雉則沒有。

    此外,在合歡東峰觀察到稀有過境猛禽「鵟」(為該二零一一年八月許育誠老師初次紀錄後,再度觀察記錄到),文獻中提到這種猛禽來自歐亞大陸,在台灣偶有紀錄渡冬個體,當天觀察到的個體,也有可能是在合歡山區渡冬,以高山田鼠等囓齒類動物做為捕食對象的遊子。

    太管處強調,入冬後,除了高山地區的鳥類為了避冬,紛紛往較溫暖遷的山下移外,同時這個時節也有許多冬候鳥進入台灣,在國家公園區內可以觀察到多種的冬候鳥,在該園區內,最理想的觀察鳥類的地區為布洛灣台地,可以看見高山往下遷移的鳥類及冬候鳥,每年都吸引大批鳥友在布洛灣台地聚集賞鳥。

--其他新聞--

更生新聞網

更生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4768687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