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溪鄉南安部落林泳宏推有機耕作 復育屁股豆 推深度旅遊

記者劉怡伶/報導

  2016年得到第三屆百大青農卓溪鄉南安部落林泳宏,在39歲退伍返鄉,靠友善耕作搶救失控農田,秉持「做就對了」原則,招攬願意與他施行友善耕作的同好,一起改變敗壞、失控的現況,只希望讓田水青蛙回來;沒想到十年後,南安部落自然農法、打造部落品牌、青農返鄉,連已經消失卅多年台灣特有種淡水魚菊池氏細鯽,也重回這塊生態大地。林泳宏感謝「南安小熊」賜予力量,部落推動有機耕作、復育屁股豆,也推出小熊便當的深度旅遊。(圖/林泳宏提供)

 因為107年7月10日在南安瀑布附近落單被人發現的小熊,部落不只成為新聞焦點,也是民眾爭相「打卡」的景點。林泳宏說,南安小熊「引介」,讓南安部落瞬間爆紅,大家也看到南安部落絕美丰姿,旅遊人驚艷20餘甲有機稻田,阡陌縱橫壯闊自然。

 現在部落比有機更火紅是什麼?就是布農「豆豆班」。林泳宏笑著說,布農族是遷徙民族,在探討遷徙過程最重要東西,就是豆豆;祖先會收藏豆豆,復育豆豆,更保留豆豆,這就是布農族的「豆豆觀念」,全台灣23種豆豆都存在布農族部落裡,其中南安部落就有19種豆,其中最特別就是復育「屁股豆」,吃了會放屁。

  每一家都有豆,這是對土地友善過程,這也是復振文化重要之一;畢竟布農族遷徙過程「豆豆」是易保存攜帶一種,果實也富含多營養價值高,生長要求不嚴苛。林泳宏強調,布農豆豆是很棒的,這是傳承開始,這是生命之豆;從燒墾土地,撒豆後就會開始成長,「豆豆」支撐整個家族能量。

  林泳宏說,一○二年從四個人三甲多地開始,現在有十三人十三甲地,與農友族人一起友善耕種,不撒化肥農藥,老祖宗沒有農藥也能務農,回歸祖先土地的耕種方法,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

 他強調,有機農業從南安部落開始,以前部落沒有,自從回來部落,開始自然農法友善有機農業,也從當初0到現在有23甲,目前影響面更擴及到整個卓溪鄉,整鄉幾乎都在做友善與有機農業。每個村莊現在都有人領導從事有機,從南到北整個卓溪鄉都在做有機農業,不只稻田連果樹也在做,如有機苦茶油、文旦、芒果、箭竹筍等。

 部落回鄉青年很多,幾乎家家戶戶孩子們都回來了,這就是部落希望,以前部落是沒有生氣,現在生機勃勃。林泳宏開心的說,年輕人一部分務農,一部分在從事工程,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有時還會缺人。回到部落的青年能在部落創業、傳承文化,保護大自然進行生態導覽,老人家也會指導種植和傳承,這是都是令人最高興,當初回部落理念,可以說是完成了。

 部落所種植有機米,品牌為「玉山瓦拉米」,全部由玉山金控契作收購,從102年到現在不離不棄。林泳宏表示,目前二十三甲生產稻米都賣得出去,有時還不夠。

 碰到最大的困難,就是112年颱風地震,農業盪到谷底。他提到,希望中央政府政策對於災損比例要放寬,不要死守法規規定,要看時機狀況幫助農民,尤其是有機農業。

 建議不要以整個區域衡量,有可能在災害中就全部就受損一切歸零,但相對於整體僅只是小部分,因此全部歸零者就無法得到災損補助。林泳宏強調,農友不僅要面對受損田間與作物,還拚全命來做復原工作,更要面對債務問題,,希望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能多考量個人困境與整體狀況是不同的。

 目前部落正在學習智慧農業,感謝花蓮縣政府縣有機肥料補助,及相關後備資源提供農會並幫助農友。他也建議,有機液態肥料能加入補助行列,秧苗也能補助,現在秧苗越來越貴。

 由於務農人年紀越來越大,機械化耕種絕對是未來方向,希望中央政府補助款能提供1/2,不要只限於1/3。林泳宏也感謝玉山銀行、銀川有機米場、花蓮縣政府及花蓮農改場等單位給予部落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