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建構防災型都市的省思

作者:劉政(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曾任大漢技術院土木系主任)

花蓮,板塊邊界上的美麗城市,被稱為台灣最後的淨土、台灣的後花園,是美麗、是哀愁實難分別。台灣為何多震?花蓮為何震不停?主因與全球板塊分布有關。台灣位於菲律賓板塊與歐亞大陸板交界處,這是大家熟知的說法。其多震的原因實則還與太平洋海板塊有著密切關係。小小的菲律賓海板塊之所以每年以約8公分的速度向西北方向運動,其動力來源肇因於其東側的太平洋海板塊。太平洋海板塊深處中洋脊不對噴發出上部地涵的融融狀物質,在深海中凝結成新的地塊,分別向西偏北及向東推擠。向西推擠了菲律賓海板塊,向東推擠了北美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在受到巨大的太平洋海板塊推擠後也向西北方向移動,並撞上另一塊更為巨大的歐亞大陸板塊。台灣,就像個小學生,同時被兩位橫綱級相撲選手或兩位重量級拳手同時衝撞與揮拳擊中一般地被撞擊著。花蓮,正位於這個關鍵位置。因此,地震頻仍、大震不斷、小震不止。是宿命還?是契機?

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統計,台灣每年約發生大小地震約4萬次,有感地震也近2000次,其中近5成發生在花蓮地區。統計自2005年至今花蓮地區發生至災型地震,共8起,地震規模介於6.2至7.2之間,造成37人罹難;約1500人受傷。既然花蓮無法擺脫地震的影響,是該重新檢視將花蓮建構成防災型都市,以因應未來的地震災害。

綜上,建構一個防災型都市實則不易,畢竟一個都市的發展有其歷史淵源並與其文化風俗息息相關,再者,政府令規章之限制,亦為不易突破之處。然,究因於創造一個相對安全、減災、美麗、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城市新風貌,亦為當務之急。就讓不斷的地震災害,成為檢視與建構防災都市的契機。

防災型都市首重規劃、其次為調查,再者為更新。就規劃言之,如何在政府相關法令規章中尋求支持,抑或藉由立法完成一個得以支持防災型都市發展的法源基礎為首要。但此一部分必將曠日廢時,不符民眾的期待。相對地,調查與符合地方自治之都市更新則可同時進行之。就調查而言包括,1.全面性建築物完工年代、建築型態調查,從而評估建築物耐震係數與未來更新之先後次序。2.詳細地質調查,從而制定都市分區,確保居民安全。3.潛在風險區調查,含斷層、地下水分布、易淹水區、地質災害易發生區等。更新的部分也可分為,1.統一規劃一座新的城市,建物限高、結構與建材一致。2.都市道路簡潔化、寬敞化,以達安全隔離與災害發生時緊急避難與輸送之需。3.完整維生系統,含防洪設計的地下化維生管道,將所有管線地下化、淨空都市天空。4.都市土地重新劃分,明確區分都市土地利用之分類。

防災都市之建構,須據果決與寬廣的視野、接納意見與溝通的完善機制等方能成之。花蓮,決不是一個哀愁的城市,地震災害,卻是檢視與建構一個安全、減災、美麗且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城市新風貌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