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骨髓移植團隊廿日在印尼慈濟醫院,協助完成印尼首例小兒骨髓移植治療,病人Assyifa罹患重度地中海型貧血,經過親屬間的配對,幸運的與弟弟Alfatih為全相合,國際醫學中心暨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指出,花蓮骨髓移植病房護理長李依蓉、副護理長李珍妮,以及國際醫學中心組長戴媺凌等,進行為期五天的骨髓移植與照護交流(見圖:花慈提供)。
花蓮慈院團隊抵達印尼慈院第一天,隨即協助團隊進行首例骨隨移植,李啟誠表示,十一歲的Assyifa在確診罹患重度地中海型貧血,近一年半以來,須每二週進出醫院接受輸血以及使用排鐵劑治療,飽受疾病折磨的她,體重僅有廿五公斤,而重度地中海型病人唯一根治方式就是骨髓移植。
在印尼慈院正式啟業之前,當地沒有骨髓移植醫院,不少病人只能選擇到國外就醫,費用昂貴非一般人負擔得起,直到前年防疫中心先行啟用運作,接著在十月開始進行門診及住院服務,骨髓移植醫療照護團隊在經過視訊研習課程之後,也在今年初到花蓮慈院學習。今年六月,印尼慈院正式啟業,骨髓移植病房也籌備完成,讓正受血液疾病所苦的病人能就近治療。
經過親屬間的配對,Assyifa幸運的與弟弟Alfatih為白血球抗原(HLA)全相合,弟弟也願意捐出造血幹細胞來救姊姊;對於印尼首例小兒骨髓移植,印尼慈院團隊與花蓮慈院團隊謹慎面對,從月就開始進行密集交流與討論,而花蓮慈院團隊也在六月間前往印尼慈院,面對面商討姊弟的骨髓移植治療計畫,在一切準備就緒後,終於在本月廿日進行骨髓移植。
花蓮慈院擁有成熟的骨髓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經驗,成立卅年的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資料庫,至今已跨國提供卅一個國家地區的病人造血幹細胞已累計超過六千五百例。花蓮慈院為協助印尼慈院訓練骨髓移植種子醫師,自二○二○年九月開始就以雲端視訊方式,由骨髓移植照護團隊,跨海分享骨髓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相關醫療知識。
待疫情趨緩,團隊前往印尼慈院交流,協助硬體設施、動線規劃;印尼慈院種子醫師與護理師、技術員等,也陸續到花蓮慈院受訓,目前已有四位醫師、十四位護理師、二位醫檢師等完成訓練。
更生新聞網
更生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4768687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