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文杰/報導
台東生活美學館「小手學手語」營隊活動從一一一學年開始,國小到高中階段的課程新增「本土語」的課程。但大部分人不知道,本土語裡有一種「看的語言」即是手語。為了推廣手語及增進聽人與聾人的交流,台東生活美學館、文化部與手語筆記團隊今年首次合作在台東TTMAKER創客基地舉辦手語夏令營。手語夏令營的主題是性別平等,藉由繪本討論,教導孩子身體自主權及如何保護自己。在現今社會性騷擾案件頻傳之際,社會性別平等教育的落實,刻不容緩。小手學手語營隊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學習手語、討論性平觀念,還融入聾人文化,拉近讓聾學生與聽人學生的距離,以期能相互了解、相互尊重。
圖:台東生活美學館「小手學手語」營隊活動日前舉行成果展。(花蓮青年志工團隊提供)
在營隊活動中擔任指導人員老師角色的工作人員說,在營隊活動的第一天,他用口語說「便當吃不完,要做好廚餘分類」,說完後,便直接去忙了!卻忘了聾同學聽不到。突然有一個孩子(抱枕女)跑來問我:「老師,便當還要吃嗎?這個手語要怎麼演示?」指導老師便教她「這個(指著便當)吃?眉毛要揚起」,同時偷偷跟著她,看她為什麼要學這個?原來是抱枕女要跟坐她旁邊的聾同學(福氣女)溝通,她要問她便當還要吃嗎?對於才剛學手語的她,這真的很難!她生疏的用著手語,但卻不害怕,非常的勇敢地演示手語,當然溝通成功!老師當下看了超級感動,認為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手語的人,只學了三個小時手語,就主動幫助聾同學,更棒的是用手語溝通成功,聾同學跟她用手語打「不!我飽」抱枕女還帶她去做廚餘分類,工作人員老師說,我必須承認我感動到起雞皮疙瘩!後來這個孩子還得到親善大使獎,真是實至名歸呀!
圖:台東生活美學館「小手學手語」營隊活動成果展圓滿成功。(花蓮青年志工團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