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2年 光復青年拼湊花糖原民勞動史

2023-06-11

記者謝宗璋/報導

花蓮糖廠擁有光復鄉阿美族人的勞動記憶,卻不見於文獻書籍,一群「只知甘蔗甜,不識甘蔗田」的在地青年執行花蓮縣文化局「糖分文學計畫」,歷時兩年透過田野採集、史料盤點和圖文創作,去年底出版小報《蔗裡 Ka’oripan》廣受各界好評,很快就索取一空;刻正接續編輯,年底將再版為小冊。

圖:光復鄉在地青年歷時兩年採集,去年底出版小報《蔗裡 Ka’oripan》。(記者謝宗璋/攝)

Lisoso’ 你說說工作室」負責人摩力.旮禾地(Moli Ka’ti)、小報主編劉于仙共同表示,光復鄉各族群共同經歷過的蔗糖勞動記憶鮮明,然而花蓮糖廠現存紀錄資料年份多為日治時期,且缺乏原住民族勞動參與史實。當年辛勤苦做的青壯年族人今已成為耆老,二二一年在文化局支持下,開始在太巴塱、馬太鞍部落文健站進行口述田野調查。

劉于仙透過辦理「糖分文學工作坊」進行讀書會及田野調查,邀集專業講師與文史工作者,帶領青年夥伴們走過太巴塱、馬太鞍曾大片種植甘蔗的土地,也訪談過去以人力、牛隻、機械等勞動力發展的蔗糖勞動故事,包括在文健站和部落循線找到的近廿位年約七、八十歲族人,他們年輕時都曾為糖廠從事蔗農、包工和技術工。

去年接續翻譯整理、補充調查蔗糖勞動史料,完成訪談紀錄,並印行小報《蔗裡 Ka’oripan》,透過圖文並茂以及阿美語和華語的雙語文字,呈現長輩口述的蔗糖勞動經歷,甘蔗從種植、成長和採收的歷程,以及勞動地圖;首刷一千份開放索取很快就搶光,四月加印仍廣受迴響,另有發行電子版。

透過訪談不只讓這群「只知甘蔗甜,不識甘蔗田」的青年了解族人與土地的關係,她也感謝文健站長輩在過去兩年來願意把故事說出來,而回憶並講述往事,也陪伴他們抗失智老化,因此有三百份回贈他們和照服員,盼成為家族記憶持續流傳。但受限小報篇幅,許多精彩故事無法刊載,故再度攜手文化局,將一步發展為書冊形式。

她說,報刊初嘗顛覆漢人視角,強調阿美族人與土地的關係,書冊則預計收錄更多耆老與糖廠、蔗田勞動生活的情感、知識和生活趣事等,並非是糖廠歷史描述的庶民生活,而是真實刻畫族人的勞動生活狀態。近日已招募到一批在地青年夥伴為編輯團隊,將透過系列田野調查與編採實務,在年底前編印為《蔗裡小冊》,敬請期待。

--其他新聞--

更生新聞網

更生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4768687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