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為強化收容少年處遇的橫向聯繫,花蓮少觀所於本月17日辦理收容少年資源聯繫會議,邀請花蓮地院少年保護官、財團法人飛揚關懷協會逆境方案社工師與所內心社人員及少年家屬一同討論收容少年處遇方案、家庭親子關係提升及社政資源整合等相關議題。秘書鄭安凱表示,少年觸法行為的成因複雜,希藉由全面性的網絡合作,提升處遇成效、家庭支持與社會支持,協助少年調整行為習慣,以降低非行發生機率。
少觀所勞務承攬臨床心理師謝兆翔與社工師王穎柔分享在所內與收容少年阿儒(化名)輔導諮商的歷程,分析少年易因判斷力不足,受同儕影響,為求認同而有非行行為,這也是為何少年總是執著外在事物,而忽略父母關懷的原因,但父母的力量對少年而言仍是深層的信任,故建議與心社人員合作,建立正向親子關係,協助少年擺脫舊有的負面影響力,建立新的交友與工作圈。
財團法人飛揚關懷協會逆境方案社工師黃筱喬表示,目前協會所承辦的「逆境少年方案」,其服務範圍包含偏差、用毒、失蹤及司法矯治兒少等類型,另與臺灣世界展望會合作,對於未就學未就業少年亦提供職涯體驗方案,期盼與少觀所建立合作機制,讓出所的少年都能成功轉銜由社區的社工持續追輔。花蓮地院少年保護官林勇年則分享少年司法與保護管束等相關程序與規範。
少年阿儒的媽媽說:「我始終沒有放棄我的兒子,但他進入青少年期後,常常和我們作對,講也講不聽,今天很謝謝所方、法院與專業的心社人員,讓我感覺在親子教養的道路上不孤單。」
此次會議藉由各網絡單位之反饋,形成資源共享及資訊互通之正循環,建立花蓮地區非行少年的網絡合作平台,讓少觀所的機構處遇能連結社區支持體系,有效協助收容少年改正?差,共同為少年司法矯治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