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勝郎台中報導】
慢性阻塞肺病的病人因為氣管阻塞和肺部實質受到破壞會有咳嗽,痰及喘的問題,豐原醫院胸腔內科吳宜謀醫師表示,除了戒菸,藥物使用,營養支持及治療共病外,可加上肺復原計畫改善生活品質和運動能力。
圖:豐原醫院胸腔內科吳宜謀醫師說病人因為氣管阻塞和肺部實質受到破壞會有咳嗽,痰及喘的問題。(豐原醫院提供)
68歳墨先生,每天抽菸1包大於40年,近年來逐漸有咳痰,活動性喘的問題,胸腔內科吳宜謀醫師診斷為嚴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最近常因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而住院,經過戒菸,藥物使用及肺復原後,症狀改善減少住院及急診的次數。
豐原醫院胸腔內科吳宜謀醫師表示,肺復原計畫是經過詳細的病人評估,依據病人個別狀況擬定全面性的介入療法,包括運動訓練,衛教和健康行為促進,改善肺阻塞病人的生理與心理狀況,使其堅持有益健康的行為。
圖:吳宜謀醫師示範水平、腹式呼吸法。(豐原醫院提供)
肺復原計畫的目標是減輕呼吸困難,提高運動能力提高生活品質,養成及保持有益的健康行為,為了實現這些目標,除了藥物治療外,肺復原計畫運用一系列非藥物治療以改善慢性肺病的相關問題,包括運動失調,社會隔離,不良的情緒,肌肉萎縮和體重減輕。
豐原醫院表示,肺復原計畫根據評估結果,依病人的個別需要,擬定個人化介入措施,肺復原計畫可在疾病的任何階段啟動,研究表示在疾病每階段都有益處。
大部分肺阻塞的病人都應接受肺復原計畫,醫師應對有症狀且第1秒用力呼氣小於50%預測值的病人開立肺復原計畫的處方,第1秒用力呼氣大於50%預測值的病人也可以考慮開立肺復原的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