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質詢:議員簡智隆,0403災後看到花蓮觀光的危機與轉機!

記者何國豐/報導

  連日來多位議員質詢關切0403地震後花蓮觀光該何去何從?對此,議員簡智隆(見圖:記者何國豐/攝)廿三日也以書面質詢來對災後如何振興花蓮觀光找出解方!簡智隆表示,很多人在問,0403地震後,太魯閣國家公園無限期關園休整後,花蓮的觀光剩下什麼?除了這題,我們或許可以再繼續追問,新冠疫情期間,花蓮迎來爆炸性的觀光人潮湧退,可是海外旅遊解封之後,觀光人潮瞬間就消風了,這是為什麼?

 簡智隆說,花蓮的觀光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固定的高峰期,但隨之而來的是低谷期。這又是為什麼?如果觀光真的是花蓮的產業,太魯閣國家公園肯定是一個標竿景點,但入園遊玩的旅客必須出園後到各鄉鎮去消費,經濟效應才可能發酵,而且這種產出必須是長期的,穩定的產出,才能養活一方人,形成真正的產業鏈。

 而長期的,穩定的經濟效應產出需要大量的遊客,而且是回頭客,但花蓮真的做到了嗎?他們要離開的當天,會急著預定下一次的飯店嗎?我們的鄉鎮靠山又靠海,除了自然景觀之外,我們社區的旅行特點是什麼?我知道很多,但問起外地人,他們只能模模糊糊的講出太魯閣,東大門、七星潭。外縣市的遊客為何只對這三個熱門點有印象。在我看來,他們是遊客,但也只是一個過客。

 要讓他們成為回頭客,甚至讓花蓮成為他們心靈上寄託的安置點,花蓮需要更多的思考。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花蓮北中南區都有很具特色的觀光景點。他們需要被看見,也需要細緻的安排,這些會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前幾次的天災,花蓮的觀光都沉寂了一段時間,但很可惜,我們並沒有趁機在打下更深厚的基本功。這次地震,太魯閣休園的效應絕對遠超以往,花蓮觀光眼見要迎來一段期間的低潮。我們可以再進一步,趁機而起嗎?

 這次震後,我們看到有新聞報導,花蓮有旅館業者對觀光很有信心,資金持續投入,要蓋飯店。住宿率固然重要,但如前所說,我們還有更多的景點可以開發,現行觀光需要在大量資源挹注或者轉型。這些地方如何被看見,可以帶給旅客什麼樣的觀光品質,需要我們更多的思考與實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