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紀安飼養上千隻甲蟲 製做標本紀錄甲蟲之美


記者陳盈貞/報導

任職於社團法人臺灣自閉兒家庭關懷協會司機的林紀安,從小對甲蟲愛不釋手,年僅二十八歲,估算已飼養出上千隻各類甲蟲,以及製做上百隻標本,為促進同好交流,去年九月創立工作室「甲蟲時棠」,盼分享甲蟲之美。

圖:飼養上千隻甲蟲,林紀安透過標本紀錄甲蟲之美。(記者陳盈貞/攝)

「甲蟲幼蟲對生長環境相當要求,溫度、木屑濕度都會影響其生長」,林紀安受邀在活動中設攤,桌上陳列各式甲蟲、蝴蝶標本,吸引大小朋友圍繞在攤位前、目不轉睛,聆聽林紀安介紹甲蟲生態及其生長環境。

他介紹自己飼養的甲蟲「金鍬」,顏色多變,有藍色、紫色,繁殖期約六個月,適溫二十三度,木屑要偏細且不能太濕;「美他立佛」以前一對約台幣三、四千元,繁殖溫度十八度,需要全天開冷氣飼養。

今年二十八歲的林紀安,在國小三年級自然課接觸甲蟲後愛不釋手,飼養初期「每養必死」,燒掉幾十萬,摸索一段時間逐漸上手,至今已飼養出上千隻甲蟲,是許多寵物店、水族館的批發店家首選。

除了活體,林紀安也將自然死亡的甲蟲及蝴蝶製成標本,他說,有些甲蟲一兩個月就死亡,有感其壽命短,高中接觸標本製作後開始研究,將甲蟲做成永生品,不僅延續甲蟲壽命,也能變成藝術品觀賞。

他說,製作標本時,先展開甲蟲的腳,擺成想要的姿勢,再送進烘乾箱烘乾;製作蝴蝶標本難度相對高,因為蝴蝶翅膀上的「鱗粉」無法人工仿造,碰到就無法修復,需以四十五度烘乾約兩天,相當耗時。

至今完成上百隻標本,搭配永生花、造景,讓死亡甲蟲彷彿再獲新生,林紀安說,希望透過分享,鼓勵孩子多多飼養昆蟲、接觸大自然,也歡迎大家走訪工作室,近距離欣賞甲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