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小菁/報導 花蓮縣議員金淑敏(見圖:記者張小菁攝)在十七日縣政總質詢針對花蓮南區在去年0918地震,再加上今年幾次颱風侵襲後,橋樑、便道、農地流失、山區道路土石流災後修復,哈哈比社遺址保存等問題,和縣府建設處、農業處、原民處、文化局進行雙向溝通討論。
金淑敏議員指出,2022年9月18日大地震重創花蓮南區,其中玉里赤柯山、富里六十石山產業道路大崩塌,陸上交通方面:高寮、玉長、崙天、長富橋樑斷裂倒塌、卓富大橋橋樑錯位。鐵路方面:東里車站月台、鐵道變形。公家機構:卓溪鄉代表會及南區學校,民宅370間,卓溪鄉教會,玉里富里廟宇受損,村落道路邊坡坍方、道路變形,193線農田變形、土地產生巨變、水源中斷等多處的情形,讓南區縣民鄉親在地居民生活、交通、產業受到嚴重打擊。今年花蓮縣又遭受杜蘇芮、卡努、海葵、小犬颱風的侵襲,明里大橋又再度下陷斷裂,造成花蓮南區高寮大橋便道、崙天大橋便道、明里大橋等損壞,橋樑封閉而無法通行,尤其是富里鄉、卓溪鄉古風村等民眾都要繞道花七十五線石平段,再繞往石平橋通行,十分不方便。
金淑敏指出,卓富公路(花75線),從玉里鎮長良里到富里鄉學田村,全長約21K右右。從玉長大橋後會越過長良、白端、古風、崙天、明里、石平、學田等村落,最後進入台東縣界境內。花75鄉道卓富公路聯絡花蓮南區玉里、卓溪、富里3鄉鎮,南通往台東池上鄉,北通玉里鎮,運送農產,載送學生,三鄉居民就學、工作出入的重要道路,請教建設處針對花75線原有道路設施、道路標示不良、道路友善提升改善工程,目前執行進度?
縣府原民處回應,東豐坪頂部落災情,主要是在部落後方有一個大面積的山坡地崩塌,道路雖搶通,但邊坡土石飽含大量雨水易鬆動,山坡崩塌部分由農村水保署花蓮分署負責,進行治山防洪治理,因該區域土石崩塌還沒有穩定,所以農水署只能先監控,沒有辦法做治理,先讓地質靜置、讓它穩定後再處理。
金淑敏說,十月二十二日凌晨4點多,花75縣道16k+600公尺處無預警發生道路邊坡大坍方,造成富里鄉明里村及古風村的民眾無路可走。目前該路段搶修工程已告一段落,但坍方邊坡的整治仍需一段時日。為顧及鄉民及行路人安全,感謝縣長徐榛蔚特別在災害路段,指示縣警局裝設監視器監看該路段的安全,南端由富里分駐所,及北端由崙天派出所,隨時反應報告狀況。期盼經過中央核定的災後復建的工程盡早啟動。
更生新聞網
更生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4768687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