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今年第十三屆、走過廿八年的「石宇宙STONEVERSE|二○二三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廿九日將劃下句點!廿八日午後提前在花蓮縣文化局園區你來廣場隆重舉行閉幕式,核心活動「戶外創作營」的五國十位雕塑家齊聚,輪番感性分享這一個多月在花蓮生活與創作的感言;花蓮縣長徐榛蔚致贈紀念禮,與全場貴賓和民眾一同歡送,感謝他們為花蓮的風景留下珍貴的藝術資產,並相約未來有緣再相見。
圖: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圓滿落幕,花蓮縣長徐榛蔚、文化局長吳勁毅和現場貴賓,以及五國十位雕塑家、全體工作人員等合影留念。(記者謝宗璋/攝)
十位國際雕塑家輪流上台致詞道出對於花蓮的滿滿感謝,且無不提及創作營執行團隊負責人康懷明、總指揮王標,以及接待生活起居的領隊柯妮妮等人的協助。其中來自法國的文森特.博菲斯(Vincent Beaufils)表示,非常開心在此創作,不管是石材還是工作人員,品質都是一等一;來自伊朗的貝南.阿卡賓.莫漢洛(Behnam Akharbin Moghanlou)也盛讚花蓮創作營可說是全世界最頂規的。
而花蓮的山海也讓國際雕塑家印象深刻,來自德國的拉斐爾.貝友(Raphael Beil)已是第二度來訪,他說,這次獻給花蓮的作品就是過去受到花蓮大自然的啟發;同為德國人且是初次來訪的羅蘭.霍夫特(Roland Hoeft)也說,剛來時就認為一定會享受在這裡的時光,一個月後事實證明如此,大家在一起工作就像大家庭,希望有機會再相見。
徐榛蔚表示,五國十位雕塑家們創作十件全新大型石雕作品,讓大眾看見石雕藝術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藝術家們跨越國界,在花蓮的山水與人情中尋找靈感,感謝在地藝術家的陪伴,讓藝術跨越語言的隔閡,藝術家不同的文化背景所詮釋的角度,讓我們見識到這塊土地的成長是和生命扭結息息相關。
戶外創作營文件展策展人、前臺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表示,花蓮的展覽、人才等絕對不輸臺北,尤其看到許多令人欽佩的人才尤其是青年,傳承花蓮石雕的優良精神,花蓮的好玩不在於大山大海,而是文化與生活,大家要對花蓮有信心,相信花東絕對是未來臺灣發展的典範。
回首過去一個月,戶外創作營每天都有不少國內外遊客、鄉親和各級學校、機關團體參觀,見證作品從初胚到完成的每一個階段,更與國際雕塑家打破語言隔閡,交流熱絡零距離。花蓮縣石雕博物館內的主題特展「心型之爆」、文件展「行星取樣」和石彫協會常設展「相生|山海之際」自開展以來,亦吸引許多國內外訪客觀看、連帶團體導覽預約也非常踴躍,臉書粉專、IG互動程度及周邊活動報名人次亦有所成長。
此外,特展周邊活動更積極策動年輕世代參與,除了舉辦多場專題導覽、藝術講座及文化小旅行外,更結合AR模擬、發行NFT數位石塊,以及時下社群軟體常用之IG動態濾鏡,提供觀者有別於過去單一觀看石雕面向之外的多重深度體驗。石雕季雖已圓滿落幕,但石雕博物館內的主題展和文件展仍持續展出至十二月廿四日止,歡迎民眾踴躍參觀,把握這一期一會的相遇。
更生新聞網
更生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4768687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