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二館30日,在花蓮好事集,舉辦「菜市場拋拋走-作伙講台語」活動,鼓勵大家與攤位小農對話,也邀請民眾體驗使用台語,進行皮革手環DIY手作體驗,現場買有機好物的爸爸媽媽帶著孩子與小農老闆,以台語討論農作物、詢問價格和品味等,小朋友在過程中,有時聽得懂、有時急得說不出來,親子間充滿學習的趣味。
由花蓮縣花蓮好事集協會和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東臺灣母語推廣計畫」共同合作舉辦,希望通過逛菜市場和手作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認識和接觸自己的母語。這是一個有語言復振教育意義的活動,特別關注台灣的方言台語。
不論是參與闖關市集活動還是手作體驗,每位參加者都有機會練習聆聽和使用台語,這有助於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和台灣語言文化的傳承,並鼓勵不同年齡層之間的對話和互動。
花蓮縣花蓮好事集協會黃理事長表示,這個活動不僅讓市集活動更加熱鬧,還喚起人們對有機產業和母語生活的關注。他們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推動母語的多面向應用,並在花蓮的各種活動中增加母語的存在。
在一系列的台語互動中,有位王媽媽不斷引導孩子們使用台語進行交流,並對活動充滿熱情。她表示,從自己的媽媽群體得知這個活動,通過逛市場方式,讓人們使用自己的母語(台語)。她強調,在現代生活中,她和母親之間會使用台語交流,但面對自己的孩子時,發現周圍已經很少有能夠使用母語的環境。
她決定參加這個活動,帶著孩子和母親一起體驗,和重溫台語環繞的市集,為孩子提供更多學習和對話的機會。王媽媽表示,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與母語相關的活動,讓人們能夠更接近母語,不僅僅是在課本上學習,而是融入生活中。現場也透過DIY工作坊等方式,讓參加者可以學習和使用台語,同時體驗市集文化和台灣的生活方式。
更生新聞網
更生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4768687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