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總鳳林分院宣導老人飲食要吃對,吃得健康又幸福

2023-06-27

記者葉文杰/報導

老年人吃得健康是個全球性的問題,最主要的因素是老年人的生理老化,包括身體組成的改變,如肌肉和礦物質減少,而脂肪含量則逐漸增多。此外,牙齒脫落不能吃硬的食物、味蕾數量減少使得對食物的味道不敏感,覺得食物變得不好吃而食慾降低,胃腸功能降低使得食量減少、體能衰退。

圖:台北榮總鳳林分院宣導老人飲食要吃對,吃得健康又幸福。(台北榮總鳳林分院提供)

根據美國一項飲食調查結果發現,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老年人,健康問題多源自於營養攝取不足,尤其是維生素B6、B12、C、E及鎂、錳。將近40%的老年人熱量攝取低於每日營養建議攝取量(RDA,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的三分之二;而超過40%的老年人,維生素A、E、鈣、鋅的攝取量也低於RDA的三分之二。高齡者常因為養生、疾病、網路傳言等原因,造成少油、少吃的飲食型態,甚至自設多重飲食禁忌,例如:認為營養均在湯汁中,只喝湯不吃料,其實高齡者沒有吃對食物,是無法達到應有的營養標準。國民健康署署長建議高齡者攝取多樣化的蔬果,使用天然調味料、低鹽,搭配全穀、堅果;肉類以攝取魚、雞肉等白肉為主,並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經國民健康署《老年期營養參考手冊》的數據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最容易攝取不足的營養成分有以下五種:維生素 D、維生素E、鈣、鎂、鋅,在準備老人飲食時,要特別注意這些養分攝取,並針對老年人的營養問題提出適當的營養建議:

1、  熱量老年人活動量減少,基礎代謝率也隨著年齡升高而降低,如果依照以往攝取食物時定會造成肥胖。

2、  蛋白質儘量攝取高生物價的動物性蛋白質或豆類蛋白較佳。

3、  脂肪多攝取不飽和度較高的油脂如沙拉油、葵花油、橄欖油等並儘量少吃油炸、油酥食品。

4、  膳食纖維適當地攝取膳食纖維可防止便祕及整腸作用,血糖也可維持較恆定。

5、  鈣質每天請喝二杯奶類,每杯二四零㏄,並儘量選擇脫脂或低脂產品,若是對乳糖敏感者,可選擇低乳糖或使用優酪乳,不敢使用奶製品者,可選擇鈣片或發泡鈣補充。

6、  鐵質要適量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尤其是紅肉系食品,如牛肉、豬肉、紅肉魚等。

7、  鋅質海產食品中含量豐富,如蚵類。

8、  鹽份儘量不要食用現成加工品,尤其是醃漬類食品,餐桌上也不要另外放置調味罐。

依據美國心臟學會(AHA)指南建議,成人每日至少應攝取五百毫克的Omega-3脂肪酸。也就是,大概一週要吃兩次魚類;心血管疾病者,則要攝取至一千毫克。高血壓則應注意「三少二多」的原則:「三少」為低油脂、少調味品、少加工食品,少用豬油或牛油等動物油,適量使用植物油,減少身體負擔;「二多」為多蔬果、多高纖,像是糙米、大麥、堅果等。高血脂則應減少飲食中的總脂肪量,油炸會增加脂肪的攝取,最好以蒸、煮代替炒、炸。也可試著將高脂肪換成少量不飽和脂肪食物,例如:鮭魚、鯖魚、杏仁、腰果等。老年人的飲食,比一般成年人更需特別費心,老年人想要吃出足夠營養,一定要把飲食指南牢記在心,慎重選擇食物,食物貴不一定好,新鮮、原味、加工程度愈少愈是好的選擇,才能吃得更健康更幸福。臺北榮民總醫院鳳林分院關心您的健康。

--其他新聞--

更生新聞網

更生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4768687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