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文康/報導
為加強公路隧道災害緊急應變處理能力,以及跨縣市聯防救災作戰能力,花蓮縣消防局二十五日表示,特搜大隊和仁分隊以及第一大隊和平分隊,前往台九線觀音隧道參與,由蘇花改南澳交控中心主導的隧道事故暨整體防救災演練,提升隧道搶救效能。
花蓮縣消防局指出,橫跨花蓮、宜蘭的蘇花改擁有僅次於雪山隧道的長隧道群,是東部地區往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公路總局為因應遇到隧道災害時,在警、消相關單位協助下,能夠快速的將火勢撲滅,並將及受傷人員實施搶救。
此次聯合演練聯合諸多單位,除了花蓮、宜蘭消防與警察單位外,由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及蘇花改自衛消防編組等,此次演練模擬為觀音隧道南下一百三十三點三公里處,第十二橫坑至第十三橫坑間,兩台小轎車發生追撞,引發冒煙起火事故,火勢猛烈且迅速延燒,有兩位民眾受輕傷可以行走,隧道內濃煙飄散,考驗搶救人員搶救效能。
圖:花蓮縣消防局配合公路總局,實施蘇花改隧道複合式災害防救災演練
。(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由於事故造成主線車道及緊急車道阻斷,後方回堵,公路總局南澳交控中心獲報後,立即通報各聯防單位進行事故排除與救援任務,並執行交通管制策略,花蓮縣消防局指揮中心接獲報案立即派遣和仁、和平分隊車組前往搶救。
花蓮縣消防局表示,和仁分隊接獲報案後即刻前往事故現場,迅速趕往台九線觀音隧道南口請示進場路線,獲得交控中心許可後,即刻依照指示路線前往事故現場。攜帶救援裝備於現場增設一條水線,配合宜蘭觀音分隊迅速控制火勢。
模擬演練事故為電動車的車禍,有別於傳統使用石化燃料的車輛,因其電池特殊性導致無法單純用水撲滅火勢,電池會持續化學反應生成大量熱能,極易造成火勢復燃,因此採用防火毯將事故車輛完整包覆,阻絕空氣,再以吊車將其拖離到室外空曠處,待其反應冷卻,以免在隧道內部造成二次危害。
由於隧道具密閉、特殊空間及搶救不易性質,其防救災事項涉及道路工程、交通控制、通風排煙、火勢控制以及人命搜救等,皆屬長隧道防救災專業領域,亦為災害搶救的關鍵。
當隧道內發生火災時,會造成大量的濃煙,遮蔽隧道內的視線,大型消防車輛無法直接進入火場正面,需逆向行駛至靠近起火點的橫坑聯絡道,才能進入起火點一側隧道,並由消防水庫車使用連結送水管,將救災水源送至起火點一側隧道灌救。
花蓮縣消防局說,行經隧道時應保持安全距離,且不要超過速限,以免發生危險,發現火災時,將車輛停妥後由避難橫坑逃離,切勿驚慌推擠;隧道火災為特殊空間且搶救不易,參與演練的分隊同仁,也藉由每次例行演練,加強公路隧道災害發生時的作戰能力,遇到隧道災害突發狀況能熟練,且迅速的完成救災救援任務,以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