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地震5周年 文化局將設裝置藝術紀念

2023-02-16

記者謝宗璋/報導

花蓮○二○六地震今滿五周年,前年在民眾透過花蓮縣議員張美慧、徐子芳提案建議下,由花蓮縣文化局爭取震災善款辦理「花蓮○二○六地震紀念裝置藝術設置案」,選址鄰近四八高地的花蓮縣防災教育館、雲門翠堤大樓舊址前萬壽抽水站旁綠地各設置一件作品,評選結果日前出爐,預計今年七月完成。

選址於花蓮縣防災教育館前廣場的作品採邀請比件方式產生,最終由形意藝術空間有限公司提出藝術家吳建福創作的「洄」脫穎而出。該作以不鏽鋼板烤漆、不鏽鋼球烤漆、不鏽鋼管烤漆、黃銅、抿石為材質,創作理念從自然環境出發,傳達人與自然的防災守護觀念以及「 平安家園」的概念,讓防災成為幸福家園的守護力量。

新聞內容

「洄」是以幾何立體的折線與防災教育館建築外觀線條呼應,中間的交岔地帶加入海潮元素,呼應兩大板塊與海洋之間的自然關係。海潮運用鋼管線性構成流動所交織的空間;線性中加入圓球,代表千千萬萬的自然生命,形成大地與自然共生的生命體。特別的是,下方裝有地震波感應器,當地震來時接收信號,底層燈光將由藍轉紅色閃爍。

 

另一件選址萬壽抽水站旁綠地的作品,則委託藝術家蔡文慶創作「冬日最後一朵雲」。他引用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名言「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為靈感發現,期盼再現花蓮居民面對巨變時所展現的堅韌精神,同時因地營造出嶄新的紀念性地標。

 

作品包含由白大理石、灰黑大理石組成的三件立式作品,以建築雕刻語彙及地景裝置手法,呈現震災現地的今昔情景,以及事件的脈絡及軌跡,飄移過窗口的烏雲預示著冬日將盡,社區欣欣向榮,萬象更新;又以黑花崗石、抿石子、不鏽鋼指針為材質的石刻鐘錶,透過「二○一八○二○六二三五○四一點六」的數字刻痕呈現震災發生的剎那。

 

他未來將徵選十四首悼念詩文配合七種花卉的設計,安置於作品前圓環外緣,以對十四位震災罹難者的悼念追思來撫平地震傷痕。透過黑花崗石板雕刻畫的「防災三部曲」設置於基地旁步道,增進防災教育的宣導,讓親臨者重新認識地震的驚愕無情,並心生防護的知識與本能。

 

文化局表示,兩件作品皆以教育性、歷史性及撫慰性為主軸發展,由藝術家以藝術介入空間的手法,將事件的物件、場景、情感和精神,透過藝術語彙轉化,讓作品對應地震事件的脈絡及軌跡,形塑花蓮居民面對巨變時自助和互助的精神,創作出嶄新的空間經驗,創造別具意義的紀念性地標。

 

將通過公共藝術的角度,呈現○二○六地震帶給花蓮人在心靈上的震撼與影響,期望從藝術昇華的力量中銘記歷史、撫慰人心,同時注入勇敢面對嚴峻挑戰的力量,讓縣民一同起身站穩、步向未來。兩件作品預計將於今年七月完成,並陸續辦理揭幕活動。

--其他新聞--

更生新聞網

更生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4768687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