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廖威凌/報導
花蓮縣議員鄭乾龍關心花蓮垃圾廚餘問題
#希望提高台泥垃圾氣化量
#建議廚餘養豬政策能夠重啟
廖威凌 花蓮報導
面對中央政策,明年可能開放陸客來台,花蓮縣議員鄭乾龍建議縣府要未雨綢繆,因為花蓮為觀光大縣,所以將來垃圾量將相當可觀,而花蓮垃圾早已堆積如山,雖然台泥氣化爐已試運作,可以處理花蓮垃圾,但日處理量夠用嗎 ? 還有鳳林環保園區的廚餘處理,每年編列預算但效能不大,希望縣府能重新開放豬隻使用廚餘政策,讓廚餘問題能夠有效的解決。
花蓮縣環保局副局長饒慶龍答詢時表示,目前花蓮縣府與台泥合作的BOO案,每天可以處理135至200公噸的可燃垃圾,最高能處理220公噸,花蓮縣全縣一天大約產生175公噸垃圾,扣掉掩埋處理後,約有150公噸會送台泥氣化,而多餘的50至70公噸的可處理空間,則是用來處理目前花蓮和吉安堆置的垃圾。
此外,饒慶龍也強調,花蓮目前仍與宜蘭利澤焚化爐簽有合作契約,約有11家的花蓮事業廢棄物垃圾,會送往利澤來處理合約至114年止,所以目前花蓮的垃圾處理沒有問題,而花蓮一天產生的一般廚餘有23公噸,事業廚餘有32公噸,目前透過處理成為液態肥和固態肥料,免費提供給農友來使用。
對於鳳林環保園區的高效處理,鄭乾龍則認為豬隻禁用廚餘政策,目前本島只有雲林、台東和花蓮,縣府應該滾動式的檢討豬隻使用廚餘的政策,目前將廚餘送到鳳林環保科學園區做處理,每年要編列1600萬元預算來處理廚餘,不僅增加了縣預算花費,也因豬隻不能使用廚餘提高了豬隻飼養成本,導致豬肉價格提高,所以他建議可以用環保用地來興建轉型成共同蒸煮中心,來解決這個問題。
花蓮縣長徐榛蔚上台答詢時指出,非洲豬瘟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防治途徑,病毒是藏在食材裡,而病毒存放在冰凍庫裡,甚至還能存活一千天,而國境管制嚴格就是禁止感染源進入,議員建議的部分會和專家學者討論,也會再審慎評估。
更生新聞網
更生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4768687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