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地方民防實力,構築花蓮在地韌性,花蓮DMAT持續進化,衛生所主管全員參加訓練

2023-07-30

記者謝宗璋/報導

花蓮縣災難醫療隊(DMAT)再進化,獨創全國將全縣13家衛生所主任及護理長納入DMAT,於7月29、30日辦理初階訓練,為厚實花蓮民防實力跨步向前。花蓮8家急救責任醫院、消防局也派菁英共同參訓演練,培養合作默契,訓練成效豐碩。花蓮縣政府徐榛蔚縣長特別肯定南區衛生所在去年0918玉里震災迅速動員,與縣府團隊合作救災的努力,展現花蓮堅韌的軟實力,也期待作為民防團隊的各衛生所成為花蓮DMAT在鄉鎮市最敏捷的先遣部隊。

花蓮縣衛生局朱家祥局長表示,花蓮DMAT成軍五年,訓練課程從仿效國外模式、取經外縣市教學到扎根花蓮,完整培訓出在地核心小組講師,更不斷研發教學教材、桌模,教學成果已經在國內成為獨特示範。幾次重大的真實災難應變,更讓花蓮DMAT建構機動性強,及與消防局軟硬體合作的機制。今年以「發展資訊化」、「衛生所主管納入」兩大方向為重點,這些努力再在建立於韌性國家發展防災減災的重要基礎,狹長的花蓮達137.5公里,自救能力是花蓮DMAT持續進化的目標。
廣納各類專業人員是花蓮DMAT的特色之一,這次參訓人員共有65名,包含醫師13人、中醫師3人、護理師36人、諮商心理師1人、醫事行政4人外,還有紅十字會高級救護員、花東防衛指揮部衛生連國軍弟兄、社區民眾4人參加。為了讓民眾參訓能更加融入,也借重慈濟基金會防災組黃玉琪專員在志工培訓的專業能力,擔任本次課程的輔導員,藉由大手牽小手的方式,全程給予參訓民眾解說與輔助,以提升對災難醫療教育的學習效果。
今年DMAT訓練由衛生局與衛生福利部東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共同辦理,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賴佩芳醫師領軍的花蓮DMAT講師助教群設計規劃,是國內首次將災難醫療隊與民防團隊訓練結合。學員藉以了解台灣及國際災難醫療隊體系、事故指揮應變系統,同時透過桌上模擬學習「指揮應變」、「檢傷分類後送及通訊」、「醫療站規劃與設置」、「災難訊息蒐集」、「無腳本演練」,建立DMAT在災難期間的醫療運作基礎知識、對花蓮DMAT啟動應變流程的認識,並增進對消防人員災害現場第一線救護作業銜接合作。

朱局長進一步說明,花蓮DMAT自成立以來,與慈濟基金會還有花蓮縣消防局合作訓練及參演成效眾所皆知。花蓮縣衛生、消防合作協力災害救援時,透過五個重要環節銜接相扣成為生命之鍊,而建立完整災難救援流程及機制如下:1.消防第一時間救護設置大傷站;2.DMAT先遣出動交接、評估、回報;3.DMAT大隊出動,基金會後勤奧援;4.整合團隊進行現場緊急醫療及膚慰;5.串聯後送醫院及早準備。傷患從獲得搶救後就能接受不中斷的醫療救護,增加生命搶救成功機會,且對於傷患後續動向有明確的追蹤管道,也得以因應不同類型的災害。加上花蓮在地重要資源慈濟基金會擔任後勤奧援,打造出傲視全台的花蓮模式,足以讓花蓮救災能力受到各縣市肯定。

近年來全球局勢轉變,加上氣候變遷導致的災害時有所見,更顯見全民防災救災的重要性。花蓮DMAT的運作模式已經驗證能快速填補與縮短救災救護單位間的橫向聯繫時間,同時提升本縣整體救災救護效率,朱局長看見DMAT訓練吸引更多元的人才熱情投入參加,也歡迎各專業人才投入災難醫療隊,因為救災需要你和我。

--其他新聞--

更生新聞網

更生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4768687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