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珠寶金工說「故飾」 東華藝創系毛皓亞 將阿美族文化穿上身

2023-07-10

記者謝宗璋/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學生毛皓亞(見圖:記者謝宗璋/攝),日前在島人藝術空間舉行首場創作個展「pakimad故飾」,初嘗將孕育她成長的吉安鄉阿美族里漏部落美感經驗轉譯成創作,以八套金工結合花東石材的複合媒材首飾訴說八個故事,更把南勢阿美文化穿戴在身。

毛皓亞表示,自己投身珠寶金工創作已有八年,擅長將故事轉譯為作品,但回顧從學習到創業,始終在做他人的故事,近年體悟到真正有價值的創作都是與自己有關的。因而回溯從小生長的里漏部落完整保留祭師文化,幾乎每月都有不同的歲時祭儀,拉拔其長大的外婆曾為祭師,她認為是她人生中最有價值的寶藏。

甫入展場,一隻由月桃葉和漂流木拼裝而成的巨手懸吊在展場天花板,其食指繫著白色絲線延伸纏繞全場。她說,這象徵與祖靈溝通的媒介,如同與外婆間也有一條線連接。她也攜手鳳林磨玉工藝師林盛火,運用花東的臺灣玉、臺灣貓眼、白玉髓、藍玉髓和紫玉,結合其精細銀工技法,將族群美感渲染到當代潮流。

 

這次展出八套作品,其中結合臺灣玉的作品「romadw(無所不歌)」表達阿美族是無所不歌的民族,玉石撞擊敲打的悅耳聲響,讓其成為一款有聲音的首飾;多數人認為阿美族傳統服飾為紅色,她指出是刻板印象,外婆為她縫製的族服即是深藍色的,象徵族人敬天崇海的精神,她採用都蘭藍玉隨創作「langdaway(藍色族服)」。

該展即日起展出至七月廿三日止,在島人藝術空間(花蓮市光復街八十之一號二樓),上午十一時至晚上七時,每週一、二公休。

--其他新聞--

更生新聞網

更生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4768687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