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北花線客運二○二○年一月六日隨蘇花改通車正式上路,極盛一時,每天最多可開出四十六班次,每月都有數千人搭乘,然而搭乘率卻始終不如預期,首年僅有百分之十六。隔年五月因應疫情減班後每月載客數就未再突破千人。業者喊「心力交瘁、快撐不住、欲哭無淚」,盼政府補助成本以維持營運。
往返臺北、花蓮的北花線客運,分別由統聯客運、臺北客運於南港轉運站發車,首都客運於板橋客運站發車,終點站均為花蓮轉運站,共有三條路線,分流旅運人潮,票價從三百廿元至三百五十二元不等,讓民眾往返北部、花東,除了搭火車、自行開車之外,多了另一項大眾運輸的選擇。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一五八○】板橋至花蓮」二○二○年一月上路後,每天平均廿至卅分鐘就有一班車,一天最多可開出四十六班,首月載客數就有九千三百七十二人,當年十二月更曾達逾萬人,該年最低點的五月仍有一千七百多人。但全年的平均載客數僅五人,以一車卅席座位來看,等於年均搭乘率僅有百分之十六。
由於北花線通車首年就遇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國門關閉,海外觀光客流失,國旅交通需求僅靠臺鐵運能就足以支撐,因此運量開始走下坡。原本業者採取以多班次吸引大眾搭乘的策略並未奏效,實際搭乘情形不如預期,每班載客數低讓業者難以回本。
每開出一趟車都在燒錢,因此北花線客運首年起就開始逐步減班,其中原本平日最多可開出卅四班、例假日可開出四十六班的首都客運一五八○路線,在上路第三個月就將頭、末班車時間,由原本廿四小時調整為上午五時至晚上十一時。
二○二一年五月因應政府發布疫情三級警戒,北花線客運同步減班為每天單向開一班車,維持路線不中斷,視需求機動加開班次。但令業者始料未及的是,北花線的命運從此走下坡!以首都客運一五八○路線為例,二○二一年四月還有四千八百人搭乘,五月僅剩一千二百九十七人搭,六月更慘,僅有五十四人,創下通車以來最低紀錄。
即使二○二一年七月底警戒降為二級,搭乘人數雖逐漸回溫,該年十月有七百五十人,達到大幅減班後迄今的最高點,但至今依舊寥寥無幾,未見乘客回流。加上臺鐵局全新採購的EMU3000型城際列車陸續上路,運能提升,花東一票難求獲改善,壓縮北花線生存空間。直到今年一月止,每月載客數都是數以百計,皆未再突破千人大關。
春節連假是交通疏運的高峰,今年疫情趨緩、國門重啟,觀光旅遊業復甦,臺鐵由北部往返花東地區的尖峰時段幾乎完售,但北花線客運卻乏人問津。一五八○路線二○二○年春節七天開出五百廿四班、有三千八十九人搭乘,隔年假期同為七天,雖僅開出二百五十六班,仍有二千一百十九人搭乘,去年九天僅開出卅二班,載客數剩下三百三人,今年更慘,十天僅開出廿二班,僅二百九人搭乘。
當初投入北花線,業者看準未來蘇花安改善和平至崇德、東澳至南澳等瓶頸路段後,行車時間可望再縮減半小時,加上大客車優先行駛專用道的措施,都有信心北花線終將成為一條很夯的旅遊路線。然而現在看來,蘇花安通車日遙遙無期,加上目前大清水隧道坍方搶修雙向管制,都影響大眾搭乘客運的意願。
「我們已心力交瘁、快撐不住、欲哭無淚!」李建文指出,現階段仍維持每天一車,不走向停駛,就是因為交通部希望守住這條路線,但搭乘率仍不見起色,業者就得忍受長期虧損。他直言,業者也願意拓展客源並尋求和在地資源結合觀光求自救,但更期待政府依照發車班次數,給予實質的營運成本補助,讓業者至少能夠維持營運。
開幕典禮在成功國中旗手高舉台中市旗進場時推上高潮,賽會聖火由惠文高中鍾怡靜、大里高中王韻淇、陳冠宇、忠明高中劉謙叡、西苑高中賴柏佑、林億豪等6名單項重點選手一同點燃,並由獲111年教育部體育獎章三等三級榮耀、台中市111年運動有功傑出運動獎的大里高中田徑選手洪孟隆代表運動員宣誓。
教育局指出,112年台中市中等學校運動會辦理田徑、游泳、跆拳道、桌球及羽球等5個競賽種類,其中跆拳道、桌球及羽球賽事日前分別於中港高中、日南國中及萬和國中辦理完畢。
田徑賽事自即日起至2月6日於豐原體育場舉辦,游泳賽事將於2月10日至12日於北區國民運動中心展開。今年市中運特別於田徑賽場設置電視牆及羽球賽場設置線上直播系統,讓場內選手及場外家長打破空間、時間限制,為比賽選手加油。
更生新聞網
更生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94768687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