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2 莫德納嬰幼兒疫苗估7月初抵台 最快7月中開打
2022-07-02 本土增3萬4748例 中重症增333例、96例死亡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新增3萬4748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病例、死亡個案增96例,另增79例境外移入。(編輯
(中央社台北2日電)中國官方今天通報,新增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268例(含確診與無症狀感染者),近來疫情持續的安徽省占了其中半數,鄰近的江蘇無錫與
(中央社倫敦/巴黎1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英國倫敦研究人員說法,英國猴痘患者的症狀明顯與先前猴痘疫情所見不同,這引發了病例遭到遺漏的擔憂。路透社報導,今年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日電)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藥品回收警訊,寶齡富錦生產的消毒液「克菌寧潔淨液0.5%」因主成分含量不足,1批次約500桶即起下架回收,須
(中央社巴黎30日綜合外電報導)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太空人的骨質密度會在數月的太空任務中流失「原先數十年才會流失的量」,甚至於回到地球1年後仍無法恢復,恐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日電)香港今天新增2318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案,其中153例為境外移入;此外也添1人病亡。衛生官員在記者會上公布,過去24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日電)長庚醫院今天舉辦院長交接典禮,由顱顏整形權威陳建宗接任林口長庚院長,盼導入精準醫療與人工智慧提升服務品質;急診界大老黃集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日電)疾管署今天宣布,將釋出5400劑於7月31日到期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供民眾免費接種,可省約千元疫苗藥品費,這種疾病主要流行於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吳欣紜台北1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降溫,有醫師指7月11日的本土病例數可望跌破萬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坦言有可能,11日為週一,確診數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吳欣紜台北1日電)國內今年經歷一波COVID-19疫情,超額死亡情形引發關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台灣不僅染疫死亡率遠低於世界主要國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吳欣紜台北1日電)桃園8歲女童日前接種輝瑞兒童疫苗3天後猝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女童遺體將於7月4日解剖,由法醫根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吳欣紜台北1日電)指揮中心今天公布重複感染標準,分為染疫「1到3個月內」及「超過3個月」兩類對象,符合特定條件就可由醫師通報確診;至於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吳欣紜台北1日電)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國內新增3萬5699例COVID-19本土病例,比昨天降8.1%。最年輕死亡個案是18歲少女,有神經系統病史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新增3萬5699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病例,比昨天下降8.1%,中重症新增221例,其中12
(中央社台北1日電)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南下慶七一,中港澳疫情加劇。中國媒體報導,安徽省感染者猛增。雖然習近平叮囑港澳特首毫不放鬆防控疫情,但香港仍連兩天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日電)因應COVID-19疫情,今天起開放第3輪快篩實名制、0歲至6歲幼兒第2輪免費快篩等措施,莫德納嬰幼兒疫苗何時抵台也受矚目,指揮中心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日電)繼中國指台灣的竹莢魚外包裝驗出COVID-19病毒,澳門今天也稱台灣的芒果驗出病毒。食藥署今天表示,先前竹莢魚、白帶魚共檢驗34支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國際猴痘疫情拉警報,歐美區域最嚴峻,疾管署今天公布,提升全球44國猴痘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前往旅遊應避免至
(中央社記者葉臻桃園30日電)桃園市8歲女童24日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第2劑,27日發燒後昏迷、昨天死亡。桃園市衛生局今天表示,將全力協助家屬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健保署今天表示,7月1日起將用於椎體成形術的「脊椎骨水泥」納入健保給付,一年約4300人受惠,提升病患醫療安全性、減少併發症,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30日電)苗栗縣60歲郭姓男子因上腹痛到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膽囊塞滿結石,手術後竟取出近2000顆膽結石,數量之多,令行醫20多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據衛福部110年10大死因統計,癌症已連40年蟬聯首位,年奪逾5.1萬命,死亡率前3名為肺癌、肝癌、大腸癌,其中肺癌及肝癌蟬聯42年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台北30日電)土耳其衛生部長克扎今天表示,境內出現首例猴痘個案,37歲的患者有免疫缺陷,目前隔離中。猴痘5月爆發以來,世衛組織已接獲50國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30日電)為恭紀念醫院長期扮演苗栗縣北部地區重要醫療機構,考量在地就醫需求增加,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策略聯盟,引入醫學中心資源,強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30日電)有感染科醫師提醒,國內不排除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已進入社區,應進行本土病例偵測。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30日電)外傳衛福部研擬調整清冠一號公費對象,13至64歲確診者須自費購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說,調整方案尚未
(中央社台北30日電)中國政府逐步放寬居民出行限制,工信部昨天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行程碼)「星號」標記。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說,這既非放
(中央社台北30日電)中國奶製品食安問題不斷,由「麥趣爾」公司生產的「純牛奶」昨天被檢出丙二醇,長期過量食用可能引起腎臟問題,網友心酸地問,中國食品安全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陳婕翎台北30日電)有醫師建議Novavax疫苗應加速審查給青少年施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說,已請Novavax疫苗公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30日電)本土COVID-19個案今天新增3.8萬人,較前一天下降7.8%,死亡數回升至百例以上,無兒童死亡病例,但新增8例MIS-C兒童,其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30日電)指揮中心今天預估國內COVID-19疫情趨勢未來幾天都會在3萬多例,延長社區定點診所配合辦理發放公費家用快篩試劑計畫,擴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余曉涵台北30日電)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今天新增3萬8846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病例,確診個案增加中重症291例,其中118人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30日電)來自台北的婦產科醫師鄭吟豪投身花蓮玉里鎮偏鄉醫療,因免疫疾病問題,腎功能出現問題,抗病多年日前獲妻子捐腎,術後恢復良好,
(中央社日內瓦29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猴痘在世界各地「持續傳播」,可能開始侵襲懷孕婦女、免疫功能不全者以及孩童等高風險群體,各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衛福部今天公布去年10大死因及總死亡人數統計,其中總死亡人數18.4萬人,較前年增1.1萬人,雖然台灣去年經歷COVID-19社區大流行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6個月到5歲莫德納嬰幼兒疫苗原訂今天抵台,但因文件問題延後抵台,最新到貨時程受關注,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下午將主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衛福部今天公布去年10大死因統計,總死亡人數共18.4萬人,較前一年增1.1萬人,雖是睽違5年首次死亡率及標準化死亡率同時上升,但
(中央社台北30日電)中國官方今天通報新增COVID-19本土病例39例(含確診與無症狀感染);此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將赴港參加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有關活動之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機場30日電)透過COVAX機制獲配的首批Novavax疫苗50.4萬劑,今天上午運抵桃園國際機場,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29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逐漸下降,暑假即至,各界關注開放組觀光團出國時間點,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希望優先活絡經濟及讓
(中央社華盛頓2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醫學專家小組呼籲,今年秋天應展開針對Omicron變異株的追加劑接種。與此同時,愈來愈多人預期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有必要和流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9日電)香港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案今天達到2004例,是半月以來首次突破2000例。衛生官員在記者會上公布,今天新增的個案中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29日電)中國指台灣竹莢魚包裝驗出COVID-19病毒,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再強調,台灣出口冷凍食品到世界各國,僅中國驗出病毒,也可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29日電)花蓮慈濟醫療研發團隊發現艾草萃取物具有保護腦中神經細胞的潛力,有助於減緩神經退化與老化,對抗巴金森氏症,並將研究成果發
(中央社台北29日電)中國官方宣布,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號」標記。民眾認為,更該取消的是動態清零總方針和隨其而來的行程碼、健康碼、常態化核酸檢測等,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29日電)COVID-19本土個案連續2天新增4萬多例,指揮中心今天表示,疫情比上週穩定下降,更重要的是疫苗施打、藥物整備及邊境管理
(中央社台北29日電)中國疫情清零難,安徽省泗縣單日僅新增23例確診即再度採取嚴苛封控,宣布今天起全縣「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對所有人員實施核酸篩查,且封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陳婕翎台北29日電)指揮中心今天表示,目前公告的15例MIS-C個案均屬於重症,初步了解台大醫院至少4例提報在中症名單中,將再去了解是否轉為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29日電)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6個月到5歲莫德納嬰幼兒疫苗本來預計明天上午抵台,但因遇到文件問題須補件,到貨時程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29日電)COVID-19本土個案連續2天新增4萬多例,今天新增染疫死亡病例85人,創下今年6月以來新低,其中一名30多歲男性案例有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