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中心
修改資料
變更密碼
登出
登入
忘記密碼?
Scroll To Top
登入
註冊
MENU
關於更生
我有活動
線上投稿
網路訂報
股市行情
線上投書
廣告刊登
今日即時
今日即時
花蓮新聞
花蓮要聞
花蓮焦點
花蓮生活
花蓮社會
花蓮教育
花蓮綜合
台東新聞
台東焦點
台東要聞
社論
社論
焦點
焦點新聞
文教焦點
科技焦點
社會焦點
醫療衛生焦點
交通焦點
兩岸港澳
兩岸港澳
國際新聞
國際新聞
西部綜合
西部綜合
股市財經
財經新聞
影視
影視藝
體育
體育
更生廣場
大家談
小春秋
活動看板
活動看板
副刊
副刊
專刊
四方文學
家庭婦女
大千世界
兒童與青少
兒童天地
青少年
藝文
藝文
關於更生
我有活動
線上投稿
網路訂報
股市行情
線上投書
廣告刊登
登入
註冊
今日即時
今日即時
花蓮新聞
花蓮要聞
花蓮焦點
花蓮生活
花蓮社會
花蓮教育
花蓮綜合
台東新聞
台東焦點
台東要聞
社論
社論
焦點
焦點新聞
文教焦點
科技焦點
社會焦點
醫療衛生焦點
交通焦點
兩岸港澳
兩岸港澳
國際新聞
國際新聞
西部綜合
西部綜合
股市財經
財經新聞
影視
影視藝
體育
體育
更生廣場
大家談
小春秋
活動看板
活動看板
副刊
副刊
專刊
四方文學
家庭婦女
大千世界
兒童與青少
兒童天地
青少年
藝文
藝文
首頁
花蓮焦點
鯉魚潭神秘老屋 5年前從市區「搬家」
2020年05月17日
鯉魚潭神秘老屋 5年前從市區「搬家」
圖:吉村商行僅存建築「搬家」保存於鯉魚潭遊客中心附近路旁草地,相當神秘吸引遊客目光。(記者謝宗璋/攝)
日治時期吉村商行 熱心人士認為具歷史價值 自掏腰包保存
記者謝宗璋/報導
距鯉魚潭遊客中心百餘米的路旁草地,擺放兩幢鋼筋混凝土造單層的神秘老屋,外觀華麗且古舊,相當神秘,吸引遊客目光。原來這是二O一五年在花蓮市區重見天日的日治時期「吉村商行」僅存建築,當年一位熱心民眾認具歷史價值,自掏腰包拆卸四塊「搬家」保存,並逐步修復盼活化推廣建築工藝之美。
吉村商行原址在花蓮市中山路五洲商旅旁,該地幾經轉手,五年前買家看準花蓮觀光商機,將大興土木作為商業用途,直到整地拆除前端加蓋舊屋後,老屋才重見天日;但基地在老屋搬家後目前仍以圍籬封閉,尚未有施工跡象。
本報記者曾於二O一五年一月八日以標題「老屋的故事日人吉村佐平吉村商行搬家移地保留」獨家報導,引起文史界關注。據當時訪談文史工作者黃家榮等人考證,老屋是日治時期商人吉村佐平經營的「吉村商行」,於大正至昭和初年所建而今僅存的建築遺構。
裡外裝飾極講究
如今搬到鯉魚潭的兩幢屋舍,體積、占地較大者,門窗線條流暢,並以不同顏色的洗石子製造出視覺變化,室內則是採用古典風情的歷史主義裝潢,裡外裝飾極講究,原作辦公廳堂用;另一棟較小者應是廚房,屋頂為木構。
當年這兩幢老屋重見天日,有一位熱心民眾見到認為富有珍貴歷史價值與特殊工藝美感,獲得現任地主同意讓與移地保留。不久後便自掏腰包,現地採用H型鋼製作四個鋼鐵籠,並把兩房拆卸為四塊,起吊上低地板拖車,一路運抵鯉魚潭的基地後,灌漿打地基,組裝建築體並固著於土地。
「可能是我與老屋很有緣吧!」這位民眾表示,卅餘年前在花蓮舊車站附近用餐偶然在後院見到一棟外觀雅緻的房子,印象非常深刻。沒想到多年後再見到它,並有幸可以加以保存。選擇移地鯉魚潭,一方面是自己的地,且人煙稀少,不太有人為干擾。
老屋並不是換個地方荒廢,熱心民眾委請園藝公司定期維護砍草,並表示仍持續出錢出力要修舊如故,雖然是不小負擔,仍堅持理想,「優良的工藝不要被埋,值得大家認識。」
修復過程做足田調
修復過程這位民眾也做足田野調查,以求盡力恢復舊觀。由於老屋曾經為花蓮早期攝影名家張春輝經營的「三和照相館」,透過與其家屬訪談在老屋的生活記憶,並從其提供的老舊照片仔細考究,原來老屋可說是兼具歷史與工藝的珍貴價值。
這位民眾表示,這是花蓮日治時期最早期興建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是東台灣建築工藝的變遷標竿,立面設計美感符合黃金比例分割原則,讓人細細品味,從其內部格局更可追想當時有錢人住宅生活樣貌。
老屋原屋主 來頭不小
而老屋身世與後山開拓史密不可分,吉村佐平來頭不小,他是花蓮二信前身「花蓮港信用組合」第二任組合長。一八八六年生於日本岐阜縣,一九O八年先赴台南受僱於人,第四年入花蓮自立門戶「吉村鐵工所」承包花蓮早年許多重大建設,包括花蓮港廳、吉野圳、花蓮港鐵道出張所、米崙溪橋、太魯閣產業道路、花蓮檢察長宿舍等。
返回列表
報紙整版新聞下載
影音新聞
租售屋查詢
求職查詢
新聞查詢
活動快訊
樂透發票
Google
環景
花蓮open
購物網
消費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