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中心
修改資料
變更密碼
登出
登入
忘記密碼?
Scroll To Top
登入
註冊
MENU
關於更生
我有活動
線上投稿
網路訂報
股市行情
線上投書
廣告刊登
今日即時
今日即時
花蓮新聞
花蓮要聞
花蓮焦點
花蓮生活
花蓮社會
花蓮教育
花蓮綜合
台東新聞
台東焦點
台東要聞
社論
社論
焦點
焦點新聞
文教焦點
科技焦點
社會焦點
醫療衛生焦點
交通焦點
兩岸港澳
兩岸港澳
國際新聞
國際新聞
西部綜合
西部綜合
股市財經
財經新聞
影視
影視藝
體育
體育
更生廣場
大家談
小春秋
活動看板
活動看板
副刊
副刊
專刊
四方文學
家庭婦女
大千世界
兒童與青少
兒童天地
青少年
藝文
藝文
關於更生
我有活動
線上投稿
網路訂報
股市行情
線上投書
廣告刊登
登入
註冊
今日即時
今日即時
花蓮新聞
花蓮要聞
花蓮焦點
花蓮生活
花蓮社會
花蓮教育
花蓮綜合
台東新聞
台東焦點
台東要聞
社論
社論
焦點
焦點新聞
文教焦點
科技焦點
社會焦點
醫療衛生焦點
交通焦點
兩岸港澳
兩岸港澳
國際新聞
國際新聞
西部綜合
西部綜合
股市財經
財經新聞
影視
影視藝
體育
體育
更生廣場
大家談
小春秋
活動看板
活動看板
副刊
副刊
專刊
四方文學
家庭婦女
大千世界
兒童與青少
兒童天地
青少年
藝文
藝文
首頁
花蓮要聞
廚餘處理廠試營運 單日最高處理30公噸
2019年10月08日
廚餘處理廠試營運 單日最高處理30公噸
圖:位於鳳林鎮環科園區內的廚餘高效能處理廠正式試運轉,已順利將廚餘製成土壤改良劑。(環保局提供)
設在鳳林環科園區 處理後的廚餘可當有機肥料或土壤改良劑
記者何國豐/報導
花蓮正面臨垃圾處理三年黑暗期,除了每天一百卅公噸垃圾,還有每天約卅公噸的廚餘也要處理。非洲豬瘟期間,環保局為妥善處理花蓮大量廚餘,向環保署爭取六千萬經費,設置廚餘高效能處理廠,經過一波三折,後來選擇鳳林鎮環科園區完成設置,十月初進行式營運,環保局表示,目前試做相當順利,不過成品濕度有點高,廠商將調整設備溫度或菌種,確保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廚餘發酵,最後生成土壤改良劑,將裝填壓製成每顆重達一公噸的太空包,環保局後續將研商是否與農會合作製成肥料或進行公開標售。
環保局表示,廚餘高效能處理廠設置於鳳林鎮科園區內廠房,環保署補助的六千萬元經費共計設置兩套廚餘高效能處理設備,每套處理系統每日最大處理量為十五公噸,透過分選、瀝水、粉碎、擠壓、攪拌、加入超效之生物還原粉菌種讓廚餘可於在廿四小時內快速腐熟發酵,處理後固體削減率百分之八十以下,含水率百分之廿以下,將生活廢棄物轉換為有機肥料或土壤改良劑。
垃圾減量回收再利用的觀念和作法,已是各國處理垃圾問題的趨勢,更是目前最受重視的「循環經濟」理論中備受關注的議題。花蓮垃圾累積量超過一萬公噸,早已是迫切需要處理的問題,環保局多次呼籲民眾除配合垃圾減量,並盡量擴大回收再利用的範圍外,新科技的引進和使用也應加緊速度,透過這兩種作法全力控制垃圾量在微幅成長的可控範圍內。
以德國為例,近卅年來,德國依據法律規定執行循環經濟政策,至今工業部門使用的非能源類原材料中,已有百分之十四是由垃圾回收所提供,德國成為全球各國廢棄物回收利用率最高的國家。慈濟基金會志工回收的寶特瓶,透過研發的科技轉製成「環保紗」,織成毛毯和衣物提供給災民使用,成功達成資源回收再利用及環境減塑的目標。
資源回收再利用的作法,不僅回收仍有資源性的垃圾,同時再創造出新的附加價值,避免無止盡消耗地球有限的資源,透過這樣的循環再利用過程,經濟體能減少初級資源的擴張性使用量,又能創造出經濟產值。循環經濟模式不僅適用固態廢棄物,也同樣可以適用在非固態的廚餘。目前的科技可以將廚餘轉化為堆肥,做為農耕的補充養分,達到回收再利用並創造附加價值的循環經濟目標。
返回列表
報紙整版新聞下載
影音新聞
租售屋查詢
求職查詢
新聞查詢
活動快訊
樂透發票
Google
環景
花蓮open
購物網
消費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