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中心
修改資料
變更密碼
登出
登入
忘記密碼?
Scroll To Top
登入
註冊
MENU
關於更生
我有活動
線上投稿
網路訂報
股市行情
線上投書
廣告刊登
今日即時
今日即時
花蓮新聞
花蓮要聞
花蓮焦點
花蓮生活
花蓮社會
花蓮教育
花蓮綜合
台東新聞
台東焦點
台東要聞
社論
社論
焦點
焦點新聞
文教焦點
科技焦點
社會焦點
醫療衛生焦點
交通焦點
兩岸港澳
兩岸港澳
國際新聞
國際新聞
西部綜合
西部綜合
股市財經
財經新聞
影視
影視藝
體育
體育
更生廣場
大家談
小春秋
活動看板
活動看板
副刊
副刊
專刊
四方文學
家庭婦女
大千世界
兒童與青少
兒童天地
青少年
藝文
藝文
關於更生
我有活動
線上投稿
網路訂報
股市行情
線上投書
廣告刊登
登入
註冊
今日即時
今日即時
花蓮新聞
花蓮要聞
花蓮焦點
花蓮生活
花蓮社會
花蓮教育
花蓮綜合
台東新聞
台東焦點
台東要聞
社論
社論
焦點
焦點新聞
文教焦點
科技焦點
社會焦點
醫療衛生焦點
交通焦點
兩岸港澳
兩岸港澳
國際新聞
國際新聞
西部綜合
西部綜合
股市財經
財經新聞
影視
影視藝
體育
體育
更生廣場
大家談
小春秋
活動看板
活動看板
副刊
副刊
專刊
四方文學
家庭婦女
大千世界
兒童與青少
兒童天地
青少年
藝文
藝文
首頁
台東焦點
台東馬偕加護病房推廣重症安寧政策
2019年01月16日
台東馬偕加護病房推廣重症安寧政策
圖:馬偕醫院內科和加護病房團隊。(記者林耿弘/攝)
另外在提升末期病人的氣管內管撤除率成效良好 在醫療品質競賽獲得金獎
記者林耿弘/報導
病人自主權利法終於本月六日正式上路,把善終的臨床條件,增加了五類特定臨床條件,透過「預立醫療決定」,可以提早選擇有尊嚴度過人生最後一哩路。在台東馬偕醫院加護病房待了二十八年的馬瑞菊督導,在臨床上看了太多的臨終病人的無效醫療,早在十年前就在加護病房推廣重症安寧的概念,且針對台東常見的疾病不斷收集資料參考文獻及統計研究,並將照護經驗整理後發表於國內、外專業期刊。
啟動重症安寧機制
馬督導說,據統計台東地區因年輕人都在外面工作,造成因重病到加護病房的老人佔百分之六十,其中又有一半疾病已經進到末期,但卻有一半以上仍施予無效醫療。台東常見誤飲巴拉刈的病患,送到病房時多已呼吸衰竭,往常都會盡力插管救治但結果仍脫離不了死亡,此類病患若誤飲達一定劑量只要進展到呼吸衰竭,大約二至四天內死亡率為百分之百。於是臨床執行面只要遇到此類病患,便會啟動重症安寧機制,進行早期家庭會議,不予插管家屬才有機會與病人好好道別,而給予鎮定藥物讓他在最後幾天內不喘,保留最後尊嚴及與家屬道別的時間。
另外馬偕團隊也推動醫病共享去提昇末期病人的氣管內管的撤除率,因推動成效良好,上週在第十四屆環台醫療策略聯盟醫療品質成果發表競賽中榮獲「金獎」。
能與臨終長輩道別
護理部邱月芳督導是台東馬偕醫院三十年的資深員工,在現場以家屬身份說起二十多年前母親因病入住加護病房,臨終前痛苦的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身為醫療人員又是家屬的她,最遺憾的是來不及握著母親的手好好說再見。近三年來,連續遇到三位長輩至親相繼臨終,為了不讓遺憾再度發生,她謹慎地處理每位長者的臨終事宜,並與家人做了充份溝通,在內科加護病房團隊協助下,以安寧的方式讓所有的家人都有機會在最後階段好好與臨終長輩好好相處,並一一進行「人生四道」。
死亡也可成為祝福
邱督導表示,相較二十年前慘痛的經驗,這三次的臨終處理將大家悲傷之情降到最低,更重要的是長輩是在自然無痛苦的狀況安心離世,讓她覺得做對了。邱督導說,每個人的出生雖無法選擇,但通常都是被祝福的,但人都難免一死,在人生旅途中早點做好下車的準備,死亡也可以成為祝福。
健保卡註記比率低
台東馬偕馬督導在會中也說明推動安寧的困難,她表示,雖然兩千年通過安寧緩和條例,但推廣至今實際簽署比率仍低,台東加護病房健保IC卡註記比率僅0~1.2%。馬督導提到,一月六日病主法通過以來,台東馬偕為預立醫囑照護諮商醫院,本有三位民眾預約諮商,但因為要自費而取消預約,病人權利自主法,雖立意良善但要改變大家觀念,絕非一朝一夕就可達成。
患者無憾走完生命
雖然推行困難,但二位自稱傻子的推動者,馬瑞菊督導與蘇一醫師,卻帶領著加護病房團隊不斷努力,逐步讓更多人病人及家屬在臨終時接受「重症安寧」。多年來,從護理人員引導病患及家屬完成道謝、道歉、道愛、道別,讓患者能無憾的走完生命歷程,到開啟家庭會議早期介入DNR討論,與病人、家屬討論緩和醫療及死亡議題,統計兩年共舉辦兩百五十場次的家庭會議。
末期維生醫療認知
近年來又介入醫病共享決策與病人、家屬討論並簽署DNR,撤除維生醫療,減少病人受苦,統計近三年撤除維生醫療件數為一百零六件。除了讓臨終病人免於受苦外,亦增加家屬對於末期維生醫療認知的正確性,目前已經提高至98.5%。而不予維生醫療同意書簽署率亦由29%提升至55%,顯示推動重症安寧具有成效。
而醫療團隊更將照護經驗整理後發表於國內、外期刊近三十篇,並積極參與國內、外各專業學會研討會之發表;包含護理學會、呼吸治療學會、急診醫學會、老人醫學會、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重症醫學會、安寧緩和醫學會等,希望醫界重視重症安寧之議題。
返回列表
報紙整版新聞下載
影音新聞
租售屋查詢
求職查詢
新聞查詢
活動快訊
樂透發票
Google
環景
花蓮open
購物網
消費者資訊